8月2日,青年中国行2015之必赢线路官方网站“寻访抗战老兵,弘扬民族精神”实践团暨社会实践精品团队赴枣庄市台儿庄区泥沟镇东黄庄村、泥沟村走访老兵季常清、孙学臣。
季常清1945年入伍,1953年复员回乡,因为入伍时个子小,扛不动枪,所以开始在一个工厂,主要负责前线部队的后勤工作。季常清参加过解放战争,据老人回忆,解放战争时期,在一次战斗中,我军把敌人的电线切断,敌人没办法通风报信,敌人没有外援,我军取得了胜利。1947年,季常清南下到上海,成为维持当地社会治安队伍的排长,负责上海一个区域的治安。记者现在还记得老人铿锵有力地和我们说道:“上海聚集了世界各地的人,当兵的站岗,不能越岗,不能丢中国人的脸。”深深感动了随行的记者。老人现在住在东黄庄村里,生活悠闲,能够自理,儿女孝顺,平时在孙子开的废品回收站里看门,喜欢出去走走,赶集和人聊聊天,老人身体较为硬朗,精神矍铄。孙学臣1945年入伍,我们到泥沟村采访时,得知老人现住在台儿庄区马兰镇的一个敬老院里,有专人看护。
采访结束后,回去的路上一直有一个问题萦绕在记者心中,包括季常清、孙学臣在内,采访过30余位老兵,生活无论富足俭朴,每位老兵都乐得自在,除去良好的心态,更重要的,记者认为可能与大多数老兵处世态度有关,不争不抢,忠厚大方,很多难关自然水到渠成,迎刃而解,“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种处世之道,更是经历过大起大落的人才能悟得。战争时代不畏强难,铁骨铮铮,问心无愧保家卫国,脱下军装自在生活,这样一代的老兵反映的不仅仅是抗战时期中华英雄儿女的精神气质,更凸现的是中国一代人的大将情怀。
责任编辑:新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