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清流远,时代楷模——记老兵朱彦夫

发布人:系统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5-07-29

    7月28日,青年中国行2015之必赢线路官方网站“寻访抗战老兵,弘扬民族精神”实践团暨社会实践精品团队赴沂蒙山腹地淄博市沂源县张家泉村走访老兵朱彦夫。到达张泉村后,记者了解到老人现在在沂源县城静养,最后,实践团成员来到张泉村朱彦夫事迹宣传教育基地进行参观调研。

    朱彦夫1947年参军入伍,1949年入党,先后参加了战淮海、过长江、打上海、跨过鸭绿江等上百次战役战斗,三次立功,十次负伤,1950年12月,朱彦夫在朝鲜参加争夺250高地的战斗,在零下30度严寒的条件下,他所在的一个连,与装备精良的两个营的敌人进行了殊死搏斗,打退了敌人一次次进攻,最后全连只剩下一个人,就是朱彦夫。作为一名伤残军人退伍后,担任村支书的25年时间内带领全体村民脱贫致富,并用口衔笔写出两部长篇小说,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国防部长迟浩田为朱彦夫亲笔题写书名并题词:“铁骨扬正气,热血书春秋”。朱彦夫曾荣获“时代楷模”、全国模范伤残军人、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新华网、光明网、齐鲁网等对朱彦夫事迹都有相关报道。
    在淄博市南部山区沂源县,记者无论走到哪里,提起老兵,提起朱彦夫,无论是出租车司机、路边摊贩、商店职员还是客车售票员,无一不竖起大拇指称赞朱彦夫。在采访途中,有一位老兵的家属说道,淄博有三个人很出名:博山的焦裕禄,淄川的蒲松龄,还有沂源的朱彦夫。朱彦夫一生传奇,从抗美援朝英勇奋战、身负重伤,到二十余年村支部书记的风雨开山路,再到七年时光衔笔七易其稿著成两部自传体长篇小说《极限人生》和《男儿无悔》,朱彦夫每一步都足以使一个正常人望而却步,钢铁意志托举这个时代楷模成为人生的巨人。在激流中能够屹立的人,未必能坚挺于人海中。但朱彦夫从出生到现在始终如一地活着,精彩而又执着。

    相比于无数的荣誉头衔,记者更愿意用老兵来称呼朱彦夫。生于和平时代,老兵这个当年亲切的称呼已经成为时代的尾音,但其身上承载的,却是中华民族源清流远、亘古不变的民族精神,刚毅无悔,永不退步。茨威格曾经有一句至理名言:“一个人的力量是很难应付生活中无边的苦难的。所以,自己需要别人帮助,自己也要帮助别人。”朱彦夫全身负满重伤从战场上下来,用十倍的热情与毅力带领张家泉村开山致富,兴土木,建设新农村,永远坚守百姓这块地,帮助村民脱贫致富。这或许是对茨威格这句话最好的诠释,生而奉献,无怨无悔。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大学生,校门内的生活于社会还是相对闭塞,参差不齐的信息对于学生的影响也不尽相同,拥有坚定的信念与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对于大学生来说相当重要,朱彦夫的事迹从历史延伸,又具有鲜明的时代感,能够在学生未来发展的道路上产生积极的影响。


责任编辑:新闻部